民粹主義糖衣炮彈 吃光臺灣經濟老本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11-10 10:02:43 | 來源: 中國臺灣網 |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美國退休教授楊慶偉的文章,由臺灣飼料油事件生發(fā),談論臺灣社會問題背后的政治干涉。文章指出,臺式民粹主義所造成的連鎖反應,在價格不漲而原料成本增加的情況下,頂新的黑心油的出現也是在意料之中了。臺灣現在真正的危機是所得分配懸殊;它也是現在資本主義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
評論摘編如下:
筆者在美國執(zhí)教經濟學30余年,今年退休返臺正好躬逢頂新飼料油事件。這令人怵目驚心的食安問題不只反映出頂新公司的心黑手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是政治干涉價格機能的開花結果。
在一個正常的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國內毛生產額GDP增加,物價也會隨之溫和上升。臺灣的國民所得近些年來也緩緩提高,但生活上所需的物價上漲幅度很小,甚至在原地踏步:便當一個60~70元(新臺幣,下同)、民生基本物資如豬肉一上升就遭調查、食用油也不敢漲價、還有那便宜得令全世界驚艷的健保價格。
與筆者談天的理發(fā)師說,100元的理發(fā)價錢已有7、8年了,根本不敢調漲。君不見那家標榜本土美食、全臺有名的連鎖飯店,一漲價就遭民眾綁白布條抵制,居然還面有得色地贊揚這臺式民主。在價格不漲而原料成本增加的情況下,頂新的黑心油的出現也是在意料之中了。
錯了!在經濟學原理開章明義說道:“除了在特定情況下,價格當由供需決定,才是最有效率的資源分配方法。”綁白布條或找民意代表不能取代市場的價格機能。臺灣現在真正的危機是所得分配懸殊;它也是現在資本主義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
法國經濟學家皮克帝在他的扛鼎之作《21世紀的資本論》中指出了資本主義所面臨的危機。我們不能把這個100多年前馬克思魔咒般的預言統統歸罪在馬當局頭上;找個沙袋打打出口氣并不能解決問題。
其實世界各地的反應如美國的占領華爾街等都與皮克帝經濟學息息相關。解決之道在于全民的智慧與包容、對社會正義的認同與接受度、財政與貨幣政策的調整等,都是當今懸而未決的棘手問題。
與西方比較,臺灣的物價有嚴重的失調和扭曲現象。對從外返臺的人而言,大學學費明顯偏低,教授待遇差因而產生優(yōu)良人材流失,連帶的產生大學生就業(yè)能力不足的惡性循環(huán)。綁住高教及醫(yī)療價格,質量必然下降,作弊之風是無法避免的。臺灣的水電價格更是便宜,表面上看來這是民粹主義的成就。但從長期來看,這么低的電價只是糖衣鴉片而已:資本額遲早會被吃光。到時只好用發(fā)行債券的方法去籌款購買發(fā)電機,而讓我們的下一代埋單,難道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社會正義嗎?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2025-03-28
- 丁薛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開幕式并發(fā)表主旨演講2025-03-28
- 博鰲傳遞亞洲引擎的強勁轟鳴聲2025-03-28
- 從匯豐全球投資峰會看“向新”投資趨勢2025-03-28
- 1089.6億元!中國科幻產業(yè)連續(xù)兩年破千億元2025-03-28
- 臺灣各界痛批“綠色恐怖” 要求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懸崖勒馬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