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不要走“零和外交”老路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03-27 10:41:46 | 來源: 中國臺灣網(wǎng) |
馬英九低調(diào)赴新加坡吊唁李光耀先生,并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之子李顯龍晤談,旋即迅速返臺。民進黨人士為此猛烈批馬,指他“有辱國格”。“臺獨”媒體還稱,是因為馬英九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所以大陸領導人才能出席新加坡為李光耀舉辦的國葬,臺灣則不行。
臺灣《中央日報》發(fā)布點評文章說,這些批評反而暴露了民進黨一旦再度執(zhí)政,其否定“一中原則”,只會使得臺灣在國際社會上動彈不得。換句話說,如果現(xiàn)在是民進黨執(zhí)政,那么臺灣領導人恐怕連前往新加坡吊唁的機會都沒有。企圖沖撞國際現(xiàn)實,將使臺灣完全孤立。
當年民進黨執(zhí)政時,陳水扁以“總統(tǒng)”之尊搭乘專機出訪,卻連降落的地點都找不到,鬧出國際僅見的迷航之旅。呂秀蓮則以“副總統(tǒng)”的身份,竟然謀求用突襲方式降落印尼雅加達。這些造成臺灣受辱的狀況,都是因為民進黨否定“一中原則”,迫使國際社會在臺灣和大陸之間選邊站的結(jié)果。
2008年馬英九上臺以來,海峽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制度性協(xié)商,臺灣也因而得以擴大國際活動空間。例如每年都參與世界衛(wèi)生大會,又出席國際民航組織會議;已有的“邦交國”也不便藉兩岸政治矛盾而游走兩岸之間,使得臺灣大大地降低了“外交”成本。
如果不是基于“一中原則”,以及兩岸擱置對“一個中國”涵義的爭議,那么兩岸持續(xù)在國際上進行零和拼斗,很難想像臺灣能夠出席世衛(wèi)大會等重要活動,既有的“邦交國”也不知會再丟失幾個。這都是經(jīng)過民進黨、國民黨輪流執(zhí)政比較出來的,完全不是憑空捏造。
現(xiàn)在有人借馬英九低調(diào)赴新加坡,再度攻擊馬與國民黨對兩岸關系的政治定位,反而顯襯一旦民進黨又上臺,兩岸將重新在國際上恢復對抗,屆時,各國被迫邊站,臺灣就更難有出路了。
新聞推薦
- 2025年消博會現(xiàn)場直擊:多國企業(yè)共同開啟買買買賣賣賣模式2025-04-18
- 商務部回應是否與美方溝通:“解鈴還須系鈴人”2025-04-18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南京舉辦臺商代表座談會2025-04-18
- 宋濤會見洪秀柱一行2025-04-18
- 唐代壁畫系列展在臺灣新竹開啟閉幕之作2025-04-18
- 《長安三萬里》即將在臺灣上映 同步推出閩南語版本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