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實現(xiàn)機器人自主編隊成群飛行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05-05 15:55:48 | 來源: 新華網(wǎng) |
一群閃著藍光的微型空中機器人懸停半空,繼而靈巧自如地穿梭在一片茂密竹林中……5月5日,一項在未知復雜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機器人成群、快速避障飛行的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fā)表在機器人領域權威期刊《科學·機器人學》上。
圖為微型空中機器人。(浙江大學供圖)
這項成果由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研究團隊完成。他們研發(fā)出小巧輕便、自主可控又能成群結(jié)隊的機器人飛行系統(tǒng),單個空中機器人只有手掌大小,比一罐可樂的重量還要輕。
“我們?yōu)榭罩袡C器人打造了一個‘智慧大腦’。”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許超說,盡管處理器只有拇指大小,但是它能夠獨立計算處理飛行過程中遇到的海量信息。
圖為微型空中機器人。(浙江大學供圖)
大規(guī)模的機器人空中編隊表演已不新鮮,通過前期的衛(wèi)星定位和軌跡編碼就能夠?qū)崿F(xiàn)千變?nèi)f化的造型。然而一旦失去地面計算機的控制,這些機器人就會“群龍無首”,甚至撞到障礙物跌落下來。
浙江大學研發(fā)的這款新型機器人在僅使用機載視覺、機載計算資源的情況下,能夠在野外樹林等復雜環(huán)境下主動避開障礙物,定位自身位置并生成飛行路徑。
“具備‘智慧大腦’的微型空中機器人集群飛行,能夠更好實現(xiàn)搜救目標,減少搜救人員風險。在地形勘探中,也可以快速對人員無法到達的區(qū)域進行建模。”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高飛說。(記者朱涵)
標簽:科技
相關新聞
- 2022-05-01首個國產(chǎn)量子芯片設計工業(yè)軟件問世
- 2022-04-25全年計劃發(fā)射次數(shù)“60+” 2022年中國航天依舊“繁忙”
新聞推薦
- “一簽多行”實施已3個月 琴澳“雙城生活”便利度UP!2025-03-31
- 乙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鄭舉行2025-03-31
-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到訪河南,將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2025-03-31
- 媽祖乘機赴臺開啟兩岸交流!廈航特制“LIN MO”登機牌格外搶眼2025-03-31
- 貴州望謨:喜迎布依“三月三” 紫茶大會盛大啟幕2025-03-31
- 中國向緬甸提供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