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商會秘書長:德國與中國“脫鉤”不現實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09-21 16:57:25 | 來源: 環(huán)球時報 |
中國德國商會秘書長晏思日前在北京一場論壇上表示,德國與中國“脫鉤”是不現實的,而“去風險”不僅意味著成本的增加,也難以在短期內達成。他表示,德國的“中國戰(zhàn)略”需要考慮到德企在華的實際情況。
今年7月,在經過漫長的醞釀和討價還價后,德國政府發(fā)布首份“中國戰(zhàn)略”,其核心內容是“去風險”和“減少對華依賴”。該戰(zhàn)略尋求在繼續(xù)參與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同時,減少在關鍵領域對華依賴,以降低風險。這份“中國戰(zhàn)略”重申了不尋求與中國“脫鉤”的立場,被視為未來一段時期內德國在各領域對華行動指南。
9月19日,晏思在2023北京CBD論壇開幕致辭時談及了自己對德國首份“中國戰(zhàn)略”的看法。他表示,中德經貿合作已有很長歷史,且一直發(fā)展穩(wěn)固。德國政府在“中國戰(zhàn)略”中摒棄了“脫鉤”的想法,“這是好事”。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之‘脫鉤’是不現實的。”他表示,而“去風險”意味著需要開辟新的(采購和銷售)市場,中國德國商會總部對其成員企業(yè)進行過調查,近三分之一的企業(yè)認為,尋找新的采購和銷售市場將是企業(yè)經營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晏思認為,這對于德國跨國企業(yè)無疑意味著成本增加,“去風險”較難在短時間內完成。
公開資料顯示,中德經濟互補性強,雙邊經貿關系一直持續(xù)增長。2022年中德貿易達2989億歐元,比2021年增長了約21%。中國連續(xù)第七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而德國也連續(xù)48年成為中國在歐洲的最大貿易伙伴。5000多家德國企業(yè)在華經營子公司和工廠,其中不少企業(yè)高度關注中國市場,并依賴于其在中國的利潤。
眼下,德國企業(yè)的投資仍源源不斷來到中國。路透社21日獨家引用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德國對中國的投資為103.1億歐元,雖較去年的120億歐元有所下降,但仍然是2019年疫情之前投資金額55億歐元的近兩倍,也是過去十年同期平均投資額40億歐元的兩倍多。IW稱,今年上半年,對華投資占德國對外投資的比例已從去年的11.6%和2019年的5.1%上升至16.4%。
晏思強調,“歸根到底,‘中國戰(zhàn)略’還是應取決于具體實際情況,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要將‘中國戰(zhàn)略’的實施與企業(yè)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這是我們商會的職責所在。”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近日在《環(huán)球時報》發(fā)表署名文章指出,曾幾何時,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市場需求萎縮的時候,中國市場是德國汽車業(yè)、化工業(yè)等巨頭幾乎唯一盈利的市場;在德國及歐洲遭遇歐債危機等沖擊時,也正是中德、中歐之間的聯(lián)手合作,幫助德國及歐洲盡快地走出危機。近期一些外媒渲染來自中國的競爭是德國經濟遇到困難的原因,這是別有用心的輿論在帶節(jié)奏。實際上,中德兩國在先進制造業(yè)、創(chuàng)新、環(huán)保等諸多領域有著旺盛的合作需求與潛力。因此,解決德國經濟當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保持并加強與中國的務實合作才是正解。
【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網報道 記者倪浩】
新聞推薦
- “一簽多行”實施已3個月 琴澳“雙城生活”便利度UP!2025-03-31
- 乙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鄭舉行2025-03-31
-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到訪河南,將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2025-03-31
- 媽祖乘機赴臺開啟兩岸交流!廈航特制“LIN MO”登機牌格外搶眼2025-03-31
- 貴州望謨:喜迎布依“三月三” 紫茶大會盛大啟幕2025-03-31
- 中國向緬甸提供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