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學者共議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10-21 11:52:2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
中新網(wǎng)福州10月19日電 (鄭江洛)為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fā)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80余位兩岸學者齊聚榕城研討共同家園建設。
19日,閩江學院兩岸融合發(fā)展論壇——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學術研討會在福州舉辦。
南開大學臺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臺籍教師黃清賢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主客觀條件造就了兩岸成為具有“共同命運”認知的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應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享中國式現(xiàn)代化機遇,建設兩岸共同體家園,共創(chuàng)民族復興偉業(yè)。
廣西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臺籍教師王孟筠進行《網(wǎng)絡空間構筑臺灣青年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認同路徑研究》主旨發(fā)言。
她表示,近年來,微信、小紅書、抖音等大陸社交媒體在臺灣青年群體中頗受歡迎,網(wǎng)絡空間為兩岸青年提供交流和互動的平臺,大陸可以透過平臺將兩岸歷史、惠臺政策和兩岸交流的內(nèi)容傳遞給臺灣青年。臺灣青年可以在網(wǎng)絡交流中,體驗兩岸共同的文化和情感,更直觀的認識大陸。
“讓兩岸青年在網(wǎng)絡空間凝聚共識、加強互動、增進了解,形成‘兩岸網(wǎng)友一家親’的新群體,從而深化國家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王孟筠說。
當天下午,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目標”、“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路徑”以及“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實踐”三個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張冠華表示,踐行兩岸經(jīng)濟同屬中華民族經(jīng)濟,漸進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和構建中華民族經(jīng)濟共同體,對于維護和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推進國家統(tǒng)一進程和實現(xiàn)民族復興意義重大。
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教授鄭小雪說,“兩岸同根同源,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為兩岸同胞建設共同家園提供了堅實基礎。”蘇州大學教授王鶴亭認為,應加強中華民族的國族一體化建設,在不同場合持續(xù)主動保障臺灣民眾的權利與福祉,并推進兩岸社會一體化。
本次研討會由閩江學院主辦,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研究院承辦。主辦方表示,研討會的召開,對于新形勢下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打造兩岸同胞共同美好家園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完)
相關新聞
- 2024-10-21“萬年上山 墨香兩岸”2024金臺書畫作品展開展
- 2024-10-21陳仲祺:二十載后歸故里,影視搭建兩岸橋
- 2024-10-21第六屆海峽兩岸姊妹湖產(chǎn)業(yè)協(xié)作年會在江西召開
- 2024-10-21這個自貿(mào)區(qū),正努力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游+香港無縫中轉 “經(jīng)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云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