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冬殘奧會芬蘭運動員馬蒂·賽拉寧:一場回到“老家”的雪地探險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2-03-10 16:03:24 | 來源: 人民網(wǎng) |
一場新雪過后,張家口為前來參加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各國運動員們鋪好了一張張純白的“雪地畫布”。
來自芬蘭的冬殘奧會運動員馬蒂·賽拉寧正用滑雪板做筆,盡情享受著在“雪地畫布”上標記自己生命符號的旅程。
馬蒂·賽拉寧在芬蘭表演單手撐地動作。馬蒂·賽拉寧供圖
“我是‘老北京’劉迪”
在來北京幾周前,馬蒂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帖稱,自己即將去拜訪他的“老家”。
今年37歲的馬蒂是一名芬蘭殘奧代表隊的單板滑雪運動員,然而他總以“老北京”自稱。由于父親工作原因,馬蒂2歲時就來到中國生活,從那以后,他斷斷續(xù)續(xù)地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中國是我的老家。”馬蒂告訴人民網(wǎng)。
中國在馬蒂的人生中具有重要意義。“我在中國度過了我的童年,又在北京語言大學獲得學士學位,還在這里工作認識了我的法國妻子。”馬蒂說。
1994年,馬蒂和他的中國表弟劉靜(音)在北京。馬蒂·賽拉寧供圖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芬蘭人大多不愛社交,喜歡獨處。但馬蒂卻大不相同。在中國生活和學習的經(jīng)歷讓他成為了一個十分健談且外向的人。不僅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有個中文名字“劉迪”。在北京生活十幾年,讓他變成了一張活著的城市地圖。
“回到中國的感覺真是太好了!所有運動場館和設施都很完善,對殘疾運動員們很友好!”馬蒂說。
這是馬蒂第二次來到張家口。近十年后,這座曾經(jīng)的普通城市搖身一變成了一個耀眼的體育中心。專業(yè)的運動場館和齊全的殘疾人專用設備讓這位芬蘭滑雪愛好者驚嘆不已。在這里,他將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冬殘奧會運動員們會面,競逐雪地夢想。
2008年,馬蒂在北京安立路嘗試練習滑板,當時他的手臂還沒有被截肢。馬蒂·賽拉寧供圖
2018年,馬蒂和他的朋友們在芬蘭羅瓦涅米滑雪。馬蒂·賽拉寧供圖
“體育讓我做自己”
除了是單板滑雪運動員以外,馬蒂也在世界級的殘疾人跆拳道比賽獲得了兩次銀牌,在2018年長距離刀/斧投擲世界冠軍賽上也獲得過銅牌。
跆拳道、滑雪、投擲……馬蒂喜歡嘗試各種不同種類的運動。在他眼中,這些運動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在瞄準目標的同時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和生活。
馬蒂作為跆拳道運動員參加了2022年芬蘭全國錦標賽。馬蒂·賽拉寧供圖
“剛開始滑雪時我會擔心路線、雪板和我自己。但一段時間之后,我開始意識到我是自己的主人,體育讓我學會做自己。”馬蒂說。
笑聲和閑聊聲是冬殘奧會中常有的聲音。“訓練時,我會遇到來自羅馬尼亞、英國和波蘭的等地的滑雪運動員。我們互相分享課程信息,討論天氣狀況,感覺很自在。”馬蒂說。
馬蒂參加2018年長距離刀/斧投擲世界冠軍賽。馬蒂·賽拉寧供圖
對于馬蒂來說,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尊重對手是殘疾運動員的優(yōu)秀品質。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幫互助和交流融合,是冬殘奧會除了競賽之外的又一意義。“盡管從技術上講,有些人是我的對手,但我們依然互相幫助,這也是我熱愛單板滑雪的原因之一。”他說道。
“我還注意到,曾在身體上受到挫折的運動員們都非常積極,”馬蒂說,“正因為我們經(jīng)歷了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所以我們更應該關心他人。”
在芬蘭生活多年后,再次回到“老家”參加冬殘奧會對馬蒂來說意義非凡。這是一段重新連接舊記憶,再次尋找新目標的旅程。現(xiàn)在,馬蒂正帶著新目標在冬殘奧會的舞臺上大放光彩。
新聞推薦
- 商務部回應美方宣布對等關稅:堅決采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2025-04-03
- 泉金“小三通”客運碼頭首設族譜對接尋根咨詢服務2025-04-03
- 進逼!懾封!毀癱!鎖控!“臺獨”作妖引天火2025-04-03
- 千年歌圩唱“潮音”——從“廣西三月三”看傳統(tǒng)節(jié)慶激發(fā)新活力2025-04-03
- 廈門湖里:臺灣人才工作者“斗陣”來培訓,人才引育技能UPUP!2025-04-03
- 東部戰(zhàn)區(qū)發(fā)布軍事行動主題海報《毀癱》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