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長城丨連通世界的“十米長城”

“這是新中國送給聯合國總部的第一份禮物之一,我們地毯二廠做的!”95歲的郭慶林曾任天津市地毯二廠廠長,看著手里那張珍貴的長城圖案壁毯照片,老人的思緒回到了近半個世紀前。

 

嘿!長城丨連通世界的“十米長城”

 

↑郭慶林在家中用放大鏡查看長城壁毯的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1974年10月7日,中國向聯合國總部贈送了兩件禮物,其中一件就是以長城為主題的壁毯。

 

嘿!長城丨連通世界的“十米長城”

 

↑1974年10月7日上午,贈送儀式在聯合國總部舉行。各國代表觀看長城壁毯。(新華社記者 錢嗣杰 攝)

 

長城壁毯長10米、高5米,以居庸關長城為模板,縱深感、立體感極強。面對壁毯,眼前的長城宛若巨龍在山巒間蜿蜒,盡展雄姿。前來參加交接儀式的各國代表們贊嘆不已。

 

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說,長城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光輝典范,標志著人類所從事的最偉大的建筑事業(yè)。他表示,這件禮物將進一步提升聯合國總部的美感和國際特色。

 

根據相關資料,這一連通世界的“十米長城”,重280公斤,使用了超過5300萬根羊毛紗線,包含超過500萬個結……制作這樣一塊壁毯,絕非易事。當時已成功為人民大會堂制作長23米、寬16米巨型地毯的天津市地毯二廠,承接了這項光榮又艱巨的任務。“這是國家對我們‘天津地毯’的再次認可。”郭慶林說。

 

嘿!長城丨連通世界的“十米長城”

 

↑長城壁毯長10米,高5米,畫面陽光燦爛,樹木郁郁蔥蔥,莊嚴雄偉,氣勢磅礴。(新華社發(fā))

 

地毯二廠組織了廠里最能干的師傅,又從其他廠抽調了工人,組成一個15人的精干隊伍一起織毯,每天工作10小時,織了一年多才初步完成。

 

今年85歲的周國立時任天津地毯二廠二車間二工段段長。“手工織毯是慢活、細活,織一平方尺就得好幾天,織完后還有大量的后期工作要做。”周國立回憶說,“最難的還是配色。要用線的顏色變化,立體展示長城不同位置的光影變化,需要設計師和工人花費一番心血。”

 

據了解,接到任務后,天津成立了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臨潘為組長的設計小組,到北京八達嶺參觀和寫生。地毯二廠根據設計,使用了248種色線,先后試驗了1288個小樣,之后又進行了色牢度和防蛀處理。

 

嘿!長城丨連通世界的“十米長城”

 

↑2023年11月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拍攝的長城壁毯局部。(新華社記者 謝鍔 攝)

 

近50年來,聯合國總部的長城壁毯,向世界講述著中國故事,也見證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印記。

 

嘿!長城丨連通世界的“十米長城”

 

↑2023年11月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拍攝的長城壁毯。(新華社記者 謝鍔 攝)

 

而前不久在天津武清區(qū)落成的崔黃口國際地毯文化展覽館“織采宮”入口處,另一幅手工制作的長城壁毯懸掛在墻上,仿佛與萬里之外的禮物“遙相呼應”。

 

嘿!長城丨連通世界的“十米長城”

 

↑參觀者在天津市武清區(qū)崔黃口國際地毯文化展覽館“織采宮”參觀。(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標簽: